农苗网

|

贵州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贵州苗木资讯

贵州苗木资讯

  • 7月3日消息: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推荐阅读: 湖北:唐崖土司城址绿化升级 准迎世界遗产公园开园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旅游文化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四川:破坏世界遗产除责令停止外 拟处较高100万罚款 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
    阅读全文
  • 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阅读全文
  • 7月5日消息:为促进大生态与大旅游深度融合,贵州不断丰富森林旅游业态,到2020年将建成300个森林旅游景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达到50处。贵州省林业厅和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森林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推动森林旅游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贵州林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通过森林旅游+休闲观光、森林旅游+康养以及森林旅游+体育三大途径,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产业,培育森林田园艺术等创意
    阅读全文
  • 10月26日消息:10月25日,全省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工作会议在毕节市召开。为确保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同时实现如期脱贫目标,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决定充分利用冬春较佳造林时节,在全省掀起大规模国土绿化热潮,在全省开展“苦战200天,今冬明春完成1000万亩营造林任务行动”。此次造林行动将更加注重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时间上,根据树木生长规律,科学安排种植。造林行动时间将从2018年10月
    阅读全文
  • 10月25日,全省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工作会议在毕节市召开。为确保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同时实现如期脱贫目标,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决定充分利用冬春较佳造林时节,在全省掀起大规模国土绿化热潮,在全省开展“苦战200天,今冬明春完成1000万亩营造林任务行动”。 此次造林行动将更加注重造林成活率。 在造林时间上,根据树木生长规律,科学安排种植。造林行动时间将从2018年10月25日开始,
    阅读全文
  • 11月5日消息: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脱贫产业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油茶、香柚种植和家禽、蜜蜂养殖等脱贫产业,逐乡逐村“量身定制”扶贫产业和增收计划,为群众谋划产业脱贫发展思路、落实配套政策、搭建产销合作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创业脱贫。推荐阅读: 江苏特色小镇将取消一次性命名制 都市近郊型特色小镇怎么建?专家在浔龙河这样说 特色化 规模化 产业化 淮安市园艺产
    阅读全文
  • 创业24年,贵州贵华山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亮的绿色资产十分丰厚: 总面积6000亩的林区内,中幼林与成熟的杉木约占65%,银杏、板栗、梨树、桃树、平竹、南竹、红豆杉、桂花等经果林约占30%,还栽种了厚朴、黄柏、黄连等中药材。创业以来,刘亮先后投入发展资金2300万元,而按照评估,林区价值已达1.3亿元。 时间退回到26年前。1992年,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桥镇撤区建镇。组织上准
    阅读全文
  •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竹编产业,不断创新竹编的工艺和造型,产品畅销海内外。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当地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阅读全文
  • 11月30日消息:“以前住茅草房,吃救济粮,穷得响叮当,现在终於过上了好日子。” 近日,记者见到周祥民时,他高兴地说。50岁的周祥民是黔西县洪水镇长堰社区居民。其弟弟、弟媳12年前不幸离世,留下两个孩子和他一起生活。他靠耕种几亩薄地、打零工,加上政府给予的扶持维持生计。他的生活在今年年初发生了改变:今年3月,恒大集团援建洪水镇的429个大棚建成分别确权给全镇429户贫困户,周祥民也分到1个。经居委
    阅读全文
  • 12月6日消息: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蓄积量达到4.71亿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林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助推生态补偿脱贫78万人,逐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持续优化、保护措施有力、综合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宜居、服务功能增强的森林生态
    阅读全文
  • 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蓄积量达到4.71亿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林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助推生态补偿脱贫78万人,逐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持续优化、保护措施有力、综合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宜居、服务功能增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人与
    阅读全文
  • 1月3日消息:记者日前从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国有林场条例》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据了解,国有林场是由政府依法划定的,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经营、利用,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区域。该《条例》共五章三十七条,对国有林场规划与建设、保护与利用、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贵州省明确,国有林场内,禁止下
    阅读全文
  • 记者日前从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国有林场条例》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力度。 据了解,国有林场是由政府依法划定的,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经营、利用,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区域。该《条例》共五章三十七条,对国有林场规划与建设、保护与利用、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贵州省明确,国有林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阅读全文
  • 1月4日消息:2020年在即,当前乡村建设中,各地正组织落实脱贫攻坚与小康建设任务,布局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前些年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取得进展基础上,2018年以来,掀起了从发展观念、工作作风、发展方式转变的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致力于实现280万贫困人口脱贫与2000万农民奔小康目标。乡村在贵州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2017年乡村人口
    阅读全文
  • 1月11日消息: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围绕森林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增绿行动,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狠抓重点区域绿化,精心组织义务植树,扎实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进程,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造林105427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造林82000亩,六大重点区域绿化23427亩,分别占年计划的105.4%、100%和117.1%。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呈
    阅读全文
  • 2月18日消息:近日,黔西县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贵州省园林县城”,这是毕节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也是全省继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县。近年来,黔西县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创园工作全局,按照《贵州省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要求,以“五城同创”工作为载体,全面开展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环境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和“人文水西魅力花都”金字招牌,
    阅读全文
  • 近日,黔西县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贵州省园林县城”,这是毕节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也是全省继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县。 近年来,黔西县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创园工作全局,按照《贵州省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要求,以“五城同创”工作为载体,全面开展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环境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和“人文水西 魅力花都”金字招牌,使城市综合
    阅读全文
  • 2月19日消息:2月15日,记者从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我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同时,林业生态脱贫、林业产业发展、绿色贵州建设、林业资源保护、林业改革创新等多个方面也不断取得新成绩。林业生态脱贫发力,全省森林生态效益不断释放。这一年,全省林业参与服务“四场硬仗”工作大局,在生态建设保护修复上发力,印发《关于打赢生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国土绿化、林业产业、生态补偿、生态赎买
    阅读全文
  • 2月25日消息:为不断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需求,贵州正积极开展森林步道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森林步道6000公里。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贵州将充分利用境内山多林多的资源优势,通过建设森林步道,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串联起来,让森林成为群众的休憩乐园。与此同时,到2025年,贵州还力争建成80个省级森林城市,300个森林乡镇和2000个森林村寨,使更多
    阅读全文
  • 2月26日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山西太行洪谷等7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作为贵州省较为知名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早在1993年就获得了原国家林业部的批准设立,成为我国较早一批挂牌的国家森林公园,并在2010年完成了《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什么又要重新设计总体规划并报批?贵州省林业局给出了答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