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苗网

|

贵州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贵州苗木资讯

贵州苗木资讯

  •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而所有生物的命脉都归结在树。”谈起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村支书王福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2000年时,滑石村民为了填饱肚子,曾一度开荒开到山尖尖,真所谓山有多高庄稼就有多高,地有多陡,人们的锄头就有多陡。”王福中说,过度垦殖带来的恶果就是山荒、水竭、人穷,16年前当地一场暴雨诱发的泥石流还夺走了18名村民的生命,给在世之人留下无尽的伤
    阅读全文
  • 近日,第四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石尚奖”2016“安龙木纹杯”石材应用全球创新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此次创新设计大赛以“关注乡村民生、倡导新型生态旅游模式、新型农业的发展和石材业绿色开发和加工”为主题,旨在提升安龙木纹石的文化品味及艺术价值,以石材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安龙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的结合处,历史悠久,开发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之际成为了贵州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的文
    阅读全文
  • 近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要通过改革,确保到202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从现有的2623万立方米增加到3500万立方米。  《方案》明确,按照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四个坚持”基本原则进行改革。《方案》提出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改革,建立管理科学规范、政策保障有力的
    阅读全文
  • 为期半个月(6月5日到6月19日)的首届冠山文化博览会在黔南州龙里县“云邦·城上城”社区拉开帷幕,此次博览会集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冠山公园、赏市民斗鸟大赛、品台湾美食等游购玩于一体。记者从博览会上获悉,龙里县将以冠山公园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冠山文化生态圈。据了解,冠山原名紫虚山,明洪武时期在山上建紫虚宫,供奉玉皇大帝,因主建筑“紫虚阁”而得名。清乾隆时,更名冠山。民国时期在院中成立“民众教育馆”,
    阅读全文
  • 8月19日消息:“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呢!”8月17日,在喜头镇卫星村林下养鸡产业基地,树木成荫,鸡苗成群,管理员戴明霞脸上幸福满满。生态林下,养起生态鸡,群众致富有出路,经济发展有支撑,这是仁怀市把绿色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酒都长远的利益,就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可复制的良好生
    阅读全文
  • 8月31日消息:近日,记者从全省市州林业局长座谈会上获悉,今年1至7月,我省已完成林业投资25.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绿色贵州建设。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贵州着力加大投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在林业改革、造林绿化、林业产业、资源保护等方面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继续扩大,管理更加规范。制定了农村林业“三变”改革试点方案,积极推进六盘水
    阅读全文
  • 8月31日消息:近日,记者从全省市州林业局长座谈会上获悉,今年1至7月,我省已完成林业投资25.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绿色贵州建设。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贵州着力加大投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在林业改革、造林绿化、林业产业、资源保护等方面均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继续扩大,管理更加规范。制定了农村林业“三变”改革试点方案,积极推进六盘水
    阅读全文
  • 为全面掌握贵州省铜仁市苗木花卉产业生产、经营状况,2016年7至8月,铜仁市林业局组织开展了苗木花卉产业调研工作。 截至目前,铜仁市所有取得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共236户(其中国有苗圃10户,私有苗圃226户)。苗圃地总面积26747亩(其中国有苗圃育苗面积1765亩,私有苗圃育苗面积24982亩)。主要培育品种有桂花、紫薇、红花檵木、玫瑰、樱花、三角梅等,同时,种有特色苗木花卉
    阅读全文
  • 9月12日消息:徐霞客旅游小镇项目是2016国际山地旅游大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正在顺利推进中。徐霞客旅游小镇占地334亩,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博艾里森林合院、森林公寓、风情客栈、商业街、住宅,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总投资3.3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0%。目前25栋房屋,已完成24栋的主体施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含砌体、防水等),剩1栋正进行封顶施工。为保
    阅读全文
  • 9月19日消息:日前,记者从六盘水市林业局获悉,截至8月,六盘水市林业产业已争取国家、省级投资及林业项目贷款32.54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投资12.54亿元,农发行贷款2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林业投入增加15.88亿元,是“十二五”投入的1.95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六盘水市林业局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建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
    阅读全文
  • 9月27日消息:2014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2015年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如今,碧江区森林面积达59989.5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1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9.3%,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31.43公顷,绿化覆盖798.9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47%,人均公共绿地6.9平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一连串的数据递交了全区强力推进城镇绿化的满意答卷。一直以来,为留住自然生态,碧江区
    阅读全文
  • 10月8日消息:西门河河道从瓮安县城穿城而过,可以说是瓮安的母亲河和护城河。经过打造,如今的西门河,已摆脱过去“臭水沟”的头衔,成了环绕在瓮安县城的一条“绿腰带”。 近年来,瓮安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景观、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通过雨污分流、净水补水、河道清淤、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防污治污等措施对西门河开始开展综合治理。
    阅读全文
  • 10月11日消息:近日,笔者从花溪区获悉,该区着力打造生态集约的公园城市体系,到2018年,全区乡镇、社区实现公园全覆盖,成为“百园之区”。今年以来,花溪区按照打造公园城市的理念,遵照“城区园林化、农村特色化、景区生态化”原则,努力构建“花、山、水、景”四幅画卷。在公园布局方面,该区突出自然、生态、人文、休闲、康体等功能,依托南环线52公里环城林带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
    阅读全文
  • 10月13日消息: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委办公室获悉,到2020年,全市计划建成森林公园(游园)225个,实现一乡(镇)一公园(游园)。据了解,近年来,为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共建生态城乡新环境,遵义市大力实施小城镇“十百千”行动计划,建设山地特色小镇,努力实现打造100个“六型”特色示范小镇、力争吸纳100万人以上的“双百”目标。到2020年,全市计划建成森林公园(游园)225个,实现一乡(镇)一公
    阅读全文
  • 10月26日消息:10月25日,省体育局巡视员秦志浩接受访谈,介绍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记者从访谈中获悉,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其中:省体育局建成1个,贵阳市建成2个,其他市(州)和贵安新区各建设1个,88个县(市、区、特区)各建设1个。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共建成山地户外休闲基地及健身步道21个,全省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里程已分别达到了549公里和1185公里,面
    阅读全文
  • 10月25日,省体育局巡视员秦志浩接受访谈,介绍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记者从访谈中获悉,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其中:省体育局建成1个,贵阳市建成2个,其他市(州)和贵安新区各建设1个,88个县(市、区、特区)各建设1个。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共建成山地户外休闲基地及健身步道21个,全省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里程已分别达到了549公里和1185公里,面积达到350平方公
    阅读全文
  • 11月2日消息:近日,笔者从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的“全省2015年度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森林覆盖率监测成果”获悉,碧江区森林覆盖率为59.96%,至此,碧江森林覆盖率已连续五年位居贵州省九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的县(市、区)级首位。近年来,碧江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为载体,以创新造林机制为突破口,以工程造林为龙头,积极推进“先造后补”的造林模式,变“要我造林”为“我要
    阅读全文
  • 近日,笔者从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的“全省2015年度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森林覆盖率监测成果”获悉,碧江区森林覆盖率为59.96%,至此,碧江森林覆盖率已连续五年位居贵州省九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的县(市、区)级首位。近年来,碧江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为载体,以创新造林机制为突破口,以工程造林为龙头,积极推进“先造后补”的造林模式,变“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对造林主
    阅读全文
  • 11月4日消息:连日来,织金县牛场镇广大农民正忙于田间地头挖坑起垄种植油用牡丹,垒起群众致富筹码,加速脱贫攻坚步伐。近年来,该镇沿着绿色发展主线,结合辖区内多山地、丘陵,可耕地面积少等实际,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坚决走生态种植、绿色崛起之路,打破本地只适合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种植的禁锢,大胆尝试中药材、油茶、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种植,实现镇域农业朝着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方向迈进,并取
    阅读全文
  • 11月7日消息:限制不合理的城镇化开发、关停部分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贵州25个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将通过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责任,全力构建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印发《关于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今年7月,贵州省发改委率先将9个县纳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阅读全文